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和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沾化区:讲好黄河故事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中国艺术报 |来源: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10-22 09:51| 455| 评论: 0

沾化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被誉为“济北诗书之薮”,区域文化精神与黄河精神同质同源,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代表性区域之一。近年来,沾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战略目标,立足区域特色,推进“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和文化强区建设,讲好黄河故事,展示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精心擦亮文化名片,赋能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9年5月31日,王春贞代表渔鼓戏《老邪上任》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颁奖晚会。

改革强体制 文化增活力

沾化渔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体现黄河文化的一块“活化石”。过去一段时期,由于市场萎靡、剧目陈旧、条件艰苦,沾化渔鼓戏剧团演戏没人看,人才流失严重,致使剧团面临倒闭的风险。为保护和传承渔鼓戏,沾化区按照上级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精神,将渔鼓戏剧团整建制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保留沾化渔鼓戏剧团牌子,由差额事业单位转为全额事业单位,最大限度地为剧团提供基本生存保障。这一“造血式”改革,让剧团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先后创作出《审衙役》《追龙缸》《打板桥》《村里有个烂筐子》《老邪上任》《闹婚》《墙角》等近20部优秀剧目,在“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全国优秀小戏和小品展演大赛中连续七次获奖,连续五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成为山东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王春贞, 1984年进入剧团工作, 2005年成为一团之长的他见证了沾化渔鼓戏剧团由濒临倒闭到事业兴旺的整个过程。谈到艰难的变革历程,他感触颇深:“如果没有体制改革这‘关键一招’,剧团不可能维持到现在,更不可能筹资7000万元建成新办公楼和大型现代化演艺剧场——沾化大剧院,也不可能把演出业务拓展到市外。”2021年9月27日,沾化区组织创作的中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成功首映,该片讲述了两对农村青年男女一波三折、富有喜剧色彩的故事,再现了农村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的感人事迹,通过电影艺术的有机嫁接,使沾化渔鼓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如今沾化渔鼓戏剧团业务发展迅猛,先后应邀为日照、东营等地排演了《王尽美》 《黄河入海》等大型剧目,面向更多观众传播黄河故事,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9年5月18日,渔鼓戏《老邪上任》参加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由左至右:裴文龙、王增旭、吴爱华。

服务到基层 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经过资源整合,沾化区建立健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区、乡、村三级组织架构,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38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成立沾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17支志愿服务队,相继开展“喜迎二十大”志愿服务主题实践、“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第五届“徒骇河畔颂党恩”中秋诗会等活动,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和培育主流价值宣讲、法治宣传、文艺志愿服务等4500余场次,惠及群众20余万人。沾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王景水自豪地说,“沾化区自2021年起全面建立了乡镇文联组织,实现了乡镇文联组织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把优质服务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沾化区不断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完成免费送戏下乡538场次、公益电影放映4900场次。2020年10月11日至17日,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展在沾化举办,此次活动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注重弘扬“黄河文化”,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书法作品近90件。2022年1月16日至29日统一组织开展“文心向党艺润滨州”暨沾化区“歌黄河文化新时代·颂乡村振兴新征程”迎冬奥·庆新年第二批乡村文化振兴创建活动,全区7个市派第一书记村及部分省派、区派第一书记村优先纳入创建范围,新创建“春联村(社区)”30个,1000余名文艺志愿者参加活动。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范崇仁在活动中,不顾古稀高龄,书写“福”字近万幅送到百姓手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古稀送福人”。2022年8月、 9月,分别承办全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现场会、第九届山东省戏剧红梅大赛(京剧专场)两个省级现场会,沾化均作典型发言。

2022年9月2日,山东省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吕剧《苦菜花》在沾化巡演。

《山东文学》编辑部走进沾化

人才得重视 精品大爆发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路兴华,是沾化土生土长的歌词作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歌词创作,先后与国内著名作曲家、音乐人张宏光、章绍同、戚建波、浮克、杨一博、孟文豪等,著名歌唱家、歌手阎维文、罗宁娜、乌兰图雅、皓天、薛皓垠、梦然等多次合作,创作播发单曲、专辑、音乐剧等作品300余首(部),在许多大型晚会、文艺活动中担任策划、撰稿、评委,为多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曲。其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种演出活动中演播演唱,多次荣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重大奖项;两首作品同时入选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心中的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首优秀作品”。个人被选拔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渤海英才·十佳滨州文化英才”,被滨州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路兴华自从调入沾化区文联工作后,创作进入井喷期。其中,2021年创作的组歌《岁月的勋章》,填补了滨州市空白;原创歌曲《村长外号叫“老邪”》入选“2022齐鲁民俗网络春晚”,于2022年1月28日在山东电视台文旅频道播出;《村长外号叫“老邪”》MV在中国音协学习强国号、山东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山东省音协视频号等平台发布。2022年他创作的滨州抗疫歌曲《在一起》《爱不隔离》深受欢迎,其中《在一起》网络点击量超过1.3亿,为滨州抗疫贡献了强大精神力量;原创歌曲《HAPPY滨州》MV发布,被滨州市民广为传唱,成为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滨州城市形象宣传歌曲;原创歌曲《金沙滩》荣获宁夏文艺政府最高奖——第十届“宁夏文艺奖”二等奖。

自去年以来,沾化区文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全区4名成绩突出的文艺工作者分别调入区文联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加强对沾化区音乐家协会、书画家协会、作家协会等专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带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沾化区文艺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全区5名文艺工作者加入省级文艺家协会,30名文艺工作者加入市级文艺家协会,1人获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组织开展乡土文化人才和演出表演团体摸底调查,初步建立起了包含130余人(个)乡土文化人才(团体)的信息库。加强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在区工人文化宫和区老年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文艺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受训人员近千人;选取15个庄户剧团和150名吕剧骨干进行技能辅导培训,吸纳17家庄户剧团参与送戏下乡,在实践中带动其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逐步走上了专业化路子。区渔鼓戏剧团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将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业绩突出的中青年戏曲骨干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引进范畴;打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对从小学习戏曲,具备“娃娃功”“童子功”的应聘人员的学历放宽到中专;自2018年起累计招收中国戏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国内一流文艺院校戏曲专业毕业生9名。立足传承人才培养,组织剧团与滨州市沾化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戏曲表演(渔鼓戏)专业,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外招生;实施“渔鼓戏社会联动工程”,把渔鼓戏作为全区中小学课余选学课程,开展“渔鼓戏进课堂”与“进剧团学渔鼓戏”,推动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2022年1月28日,沾化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文化事业日益繁荣,……《郑板桥》《枣乡喜事》《村长外号叫“老邪”》《枣儿香枣儿圆》等原创作品凸显沾化特色,深受群众喜爱。”这是沾化原创作品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沾化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020年10月11日至17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展在沾化举办。

2022年9月29日,山东九牛农牧“庆丰收迎盛会感党恩”书画作品线上展开幕。

资源符号化 民生实惠多

30多年来,在沾化区委、区政府的精心培育下,沾化冬枣产业由传统庭院栽植走向大田产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56株发展到如今30多万亩,年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枣农仅冬枣人均纯收入就过万元,这片“富民林”也成了当代沾化人最深刻的“乡愁”。冬枣文化是组成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分支,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在特定的语境中其文化属性也逐渐充实着人们新时代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2021年沾化区在山东全省率先启动“寻找美术符号·助力乡村振兴”冬枣写生与创作主题活动,专题研讨沾化冬枣的画法,总结提炼新的艺术表现符号,为中国画艺术百花园增添了新的奇葩。2021年11月28日,在山东省“寻找美术符号·助力乡村振兴”首届成果展上,沾化区文联、区美协被山东省文联、省美协评为全省十佳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沾化典型经验被山东省文联在微信公众号推广。

2022年4月30日,“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揭牌。

2022年9月25日,冬枣文化文艺作品捐赠仪式在沾化冬枣研究所举办。

立足特色资源,深挖文化内涵,把各类资源做成文艺符号,形成传播推广的符号矩阵,有效拓展产业链条,是沾化探索出的一条文化引领产业振兴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021年5月23日,沾化区成功举办“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到人民中去·2021山东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永远跟党走·祖国万岁”大型沙盐画广场演绎大赏启动仪式,活动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当日观众点击量超过1400万人次,先后被30多家新闻媒体转播报道,新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沾化成为中国沙盐画的诞生地。凭借文艺符号形成的宣传优势, 2021年沾化的原盐产量超180万吨,畅销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溴素产量超2万吨,销售数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七分之一。

《甜美下洼等你来》曲谱

黄河谣(中国画) 200cm×200cm 刘晨光

入选2022年山东省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大展

黄河明珠 大美沾化(中国画) 450cm×150cm

李玉泉、张家会、张光彩、魏梅峰、王宝峰、刘晨光、范崇仁、季汉章

屈原列传(楷书) 96cm×180cm 石秀东

入选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沾化还是著名的渤海红色革命老区,境内现有于慎德纪念馆、徐万粮战斗纪念馆、老古城遗址、东西马营社区、红旗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沾化区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每年组织开展一系列社科普及和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作出了贡献。依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沾化区全面强化文旅产业,筹措资金建设多处美丽宜居乡村社区,让老区人民迁入新楼房、过上好日子;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设立社区公益岗,解决了5500余名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因地制宜地引进“上光下养”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收入、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如今的沾化区,依靠多姿多彩的文艺符号讲好黄河故事,擦亮了城市文化名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喜人成果,经济建设、民生事业、生态文明等均走在了滨州市前列,沾化的天更蓝、人更富、景更美,成为闻名遐迩的新兴产业富集区、文化旅游打卡地,一座富强文明、生态美丽、和谐宜居的滨海新城巍然矗立在世人面前,在新时代新征程县域层级实现乡村振兴中成长为令人注目的“沾化文艺”样板。

2022年9月28日,山东省美协组织画家到滨州市沾化区开展写生创作。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