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全域旅游 查看内容

北辛文化与三足鼎的出现

2017-2-25 15:06| 1636| 评论: 0
北辛文化与三足鼎的出现

“三足鼎立”一词,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剻通劝韩信背汉自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说:“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后汉书·窦融传》也有“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的说法。鼎是古代的一种烹煮器物,因其以三足居多,古人便多以其形容三方势力对峙的局面。

那么,鼎这一器物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它的产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足鼎


鼎最早出现于北辛文化时期

北辛文化是继后李文化发展起来的,1964年在滕州北辛最早发现,距今约7500-6100年。在山东境内,北辛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后李文化明显扩大,在鲁中、鲁南的广阔地区都有发现。


目前山东地区发现和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中,比较重要的发现有滕州北辛遗址、济宁玉皇顶遗址、兖州王因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汶上东贾柏遗址、烟台白石村遗址,以及位于邹平县长山镇的西南庄遗址。在滨州境内,滨城区的卧佛台遗址也发现有个别北辛文化晚期遗物。这证明此时先民活动足迹已经越过现在的黄河到达黄河以北地带近20公里处,西北距现在的徒骇河只有10多公里。

西南庄遗址东北距邹平县长山镇西南村约300米,西邻孝妇河,南面不远处即为著名的丁公遗址。遗址东西长约125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约12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

20世纪70年代,取直后的老坞河(创业河)自西向东从遗址北部穿过。1981年,邹平县图书馆在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85年春,惠民地区文物管理所对遗址河底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年秋,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遗址中采集到大量北辛文化遗物。此后,山东大学多次对其进行调查,采集到大量文物标本。1987年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复查、钻探和试掘,在老坞河淤沙中发现大量遗物。1992年6月,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南庄遗址采集、发掘出土的大量北辛文化时期陶器中,与孙家后李文化时期遗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发现了众多三足鼎。鼎这一器物在省内众多北辛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将其出现的最早年代,也定格在了距今约7500-6100年间的北辛文化时期。 

陶器制作是最为重要的原始手工业门类

在整个史前时期,陶器制作都是最为重要的手工业门类,陶器的不断进步也反映出了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北辛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技术与后李文化相比有较大进步。一是陶器器形较后李文化时期要丰富得多,除从后李文化时期发展而来的圜底器外,也出现了大量的三足器。主要器形有鼎、釜、小口双耳罐、盆、盂、碗、钵、瓮、器盖、器座和支脚等。鼎、釜、钵和双耳罐为北辛文化时期的基本组合。鼎是北辛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形,后李文化未曾出现。北辛文化鼎的数量较多,形制也较为丰富,大部分为夹砂陶,器表常饰附加堆纹、刻划纹、锥刺纹等。釜依然还是圜底,为炊器,往往与支脚配合使用。

二是慢轮修整技术的出现。虽然此时陶器大多仍采用手制的泥条盘筑法成形,但部分鼎、钵类器物器口规整,有轮旋痕迹,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为以后快轮制陶的革命性变化奠定了基础。

三是掌握了淘洗技术,生产出质地相对细腻的泥质陶器。

四是制陶工艺出现复杂化和程序化趋向。从陶土的淘选、羼和料的添加、器体的成形到烧制完成,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大型器物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小器物则直接捏塑而成,部分则可能采用模制法。有些器类如鼎、小口双耳罐等不是一次制成,往往要经过2-4道工序才能完成。

五是陶器的烧成温度比后李文化时期明显提高,后李文化那种火候较低、遇水即溃的陶器已不再见。

六是陶器的种类及纹饰较之后李文化时期明显增多,器物的复杂程度也加大,而且还出现了彩陶,如泥质陶钵的口沿外侧多绘有一周带状红彩。

特别是三足器和慢轮修整技术的出现,是在后李文化圜形底陶器和泥条盘筑技术基础上的最为重要的两大进步。三足鼎等器物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而轮修技术的出现则提高了制陶效率,增强了陶器的规整和结实程度,从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石器的进步见证农业的发展

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较之后李文化时期有了显著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中农业工具比重的加大和种类的增多。西南庄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多采用石、骨、角、牙和少量贝壳加工而成,质地多样,数量较大,种类繁杂,生产工具的功能也日渐趋向专业化。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大量农业工具——石器的出土。

西南庄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很多,种类也十分丰富,以琢制和磨制为主,个别打制,制作工艺水平和精致程度在后李文化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器形主要有斧、铲、镰、锤、磨盘、磨棒、磨刀和石饼等。斧的形体较小,通体磨光。铲的器形较大,磨制,在石器中所占比例较大,制作工艺十分精湛。石磨盘、石磨棒所占石器总量的比例也较大,数量也很多。石磨盘有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均无底足。石磨棒较石磨盘发现数量还要多。

此时,石器制造技术最突出的进步就是磨制石器的增多,并逐渐成为石器制作的主流。部分器物通体磨光,制作十分精良。打制石器虽然仍存在一定数量,但呈日益减少的态势,而到了后来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则已极少见到。

可以说,北辛文化时期是打制石器日益衰落,磨制石器逐渐发展进步的转折期。石器制造技术进步的第二个表现就是人们已经能够利用不同材质的石料制作不同用途的器形。硬度高的石材多用来制作石斧等砍凿工具;石灰岩等硬度相对较低的石材用来制作石铲、石锄等农耕工具;磨擦力大且具有一定硬度的石材则用在石磨盘、石磨棒等碾磨工具的制作上。

各种石器的功能也十分完备,如石斧主要用于砍伐树木;石铲、鹿角锄主要用于翻耕土地,鹿角锄还兼有挖坑点种的功能,石铲还可以清除杂草。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西南庄遗址共采集石器200余件,其中石铲占了一半以上,数量极多。有的大型石铲长度甚至达到20厘米以上,通体磨光,厚度很薄,十分有利于翻耕土地和清除杂草。石刀、石镰等用于收割庄稼。石磨盘、石磨棒等用于加工粮食,数量同样很多。斧、铲类大型石器还可作为复合工具使用。

大量石器生产工具的出土,证明当时的粮食种植已比较普遍,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能已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模式,出现了较为先进的锄耕农业,并逐渐成为当时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同时期滕县北辛文化遗址发现部分陶钵底部有粟糠印痕推知,当时已开始种植粟类粮食作物。

西南庄遗址位于邹平南部临近低山丘陵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气候温润,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农业不断发展和人类定居生活日益稳定的同时,家畜饲养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西南庄遗址发现的大量猪骨,证明猪已成为当时主要的饲养对象,是先民用以补给营养的主要肉食来源。牛和狗也应是当时饲养的对象,但因发现数量相对较少,应处于次要地位。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已成为北辛文化时期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张卡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  胡旭阳

责任编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