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乡村振兴 查看内容

滨州一个小乡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尝试

作者: 罗军|来源: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2-25 17:24| 2481| 评论: 0

水润小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

邢家村是个只有239人的小村庄,通过土地流转,加入联合社,全村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通过合作社初期土地整理,村集体土地增加51亩,保守估计,按每年800元/亩的单价进行农业种植创收,村集体可增加4万余元的收入。

同时,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有每亩地400元的保底收入,想参与劳动的村民可加入到合作社种植过程中来,由合作社支付劳动费用。年轻的村民也可以进城务工,赚取更多的收入。

一来二去,村民收入有望增多了,土地也不再撂荒了,心里更加踏实,村集体增收有了更坚实的路子。

邢家村走出的这条让村民变富,村集体变强的路子,正是博兴县庞家镇近年来不断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庞家镇按照“党建核心引领、建设服务型乡镇、力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以创新精准服务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农业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构建起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庞家实际,能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庞家路径。

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导,跨越新六产、破解镇域“三农”难题,推进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庞家镇辖50个行政村,人口2.7万,耕地5.3万亩,经济以农业占主导。

从实际出发,该镇牢牢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破难题,活产业,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庞家镇突破资金链和土地利用困局,投资400余万元,回购了山东奥苜乳业有限公司长期闲置的土地250多亩,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抓住农村发展主要问题所在,扶持成立乡村振兴产业联合社,建设为农服务中心,继而打造起跨越新六产、破解镇域“三农”问题的总平台。

创新建立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建设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中小学生产学研游实践基地,新建43个原生态韭菜种植大棚及新型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积极搭建大学生、残疾人、困难家庭就业创业平台,打造了集平台搭建、孵化培育、成果展示、资源共享、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为从长远上发展本地农业品牌,增强知名度,注册了“国庞”商标,授权使用。

建立农村综合体,是庞家镇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棋。这一棋落地,工业活了,现代服务业旺了。

在庞家镇的规划中,农业已不再是简单的种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的功能,农区变景区、田园变资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培育。

目前,位于滨博大道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一排排的日光蔬菜大棚排列有序,大棚内春意融融,辣椒、茄子、西红柿、网纹瓜等蔬菜瓜果挂满枝秧,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果蔬,集中装车外运,土地的产出效益比农户零散经营时提高近10倍,平均每座棚的年纯收入能达到10万余元,村民们尝到了现代农业的甜头。

每年金秋时节,小朋友们通过采摘活动,感受秋的脉搏,拓宽视野,不仅满载而归,更从劳动中涨见识、收获快乐!

农民自愿成立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继而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归根结底是要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经营主体。

而目前,“389961”部队是农业农村劳动主力。以邢家村为例,该村年轻劳动力大多从事二三产业,在邢家村常住居民中,14周岁以下儿童28人,占总人口数的11.7%。30-60周岁的妇女51人,占比21.3%。60周岁以上的老人82人,占比34.3%,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庞家镇破除核心制约因素入手,激发“三农”活力。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该镇确立了“镇级主导,村支部抓总、引领群众唱主角”的路子。

在镇级层面,镇党委主导,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全程跟进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再次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在村居层面,试点培育合作社,建立新型经营主体。2018年,该镇以培育邢家、张庄两个村集体合作社为试点,成立全民和半全民参与的合作社,支部书记兼任社长,加入联合社。

庞家镇以合作社主导,将自愿种地的农户集中调整到固定地块耕种,不愿种地的农户土地入社,实行“托管经营”或“连片竞价承包经营”,分配方式采取基价包底和二次分配相结合,彻底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张庄村全村农户260户855口人,耕地900亩,农业生产以粮食、棉花、蔬菜为主。

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张庄村因地制宜、充分遵循农民意愿,成立了博兴县润惠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是一种全民、半全民综合型合作社。该村集中上楼安置后,根据土地增减挂钩,复垦村原址增加集体土地193亩,为全民享有的土地股份,作为全民合作社。

本着自愿的原则有135户436人将自主经营土地349.8亩入社,作为半全民合作社。剩余125户421人由村委划出单独一片耕地进行自行种植。

张庄村全民、半全民合作社也是由庞家镇振兴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导,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新模式来运作。利益分配机制由联合社执行统一标准。

合作社初期土地整理增加集体土地46亩,加上复垦的193亩,共增加了239亩土地,为实现村集体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庞家镇的计划,在充分示范的前提下,将在全镇带动成立30个全民合作社,探索村集体增收的根本之路。

届时,联合社统筹推进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探索适合庞家的农村产业模式,进而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韭菜大棚

以一个核心、两支团队为主心骨,以具体工作为依托,抓牢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

庞家镇把党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统领,建设一个核心、两支团队,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个核心即是镇党委。镇党委突出政治核心功能,落实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全面夯实党建基础。 “两支团队”即建设镇、村两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

镇级团队建设以抓学习、抓调研、抓人才培育“三抓”,提能力、鼓士气、增干劲,培养全能人才。在村级团队建设上,抓凝聚力,抓成就感培育,抓因村施策,

增强队伍战斗力,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

在成立合作社过程中,村“两委”充分发动群众成立全民参与的合作社,支部书记兼任社长,加入联合社,同时选取村“两委”成员及村中有威望诚信的人参与合作社管理。

成立合作社后,统一土地价格,村中人人有股份,同时解决了因土地分配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稳定了村集体秩序。合作社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章程运行,使成员感到合作社就是自己的家,愿意参与合作社的活动。

合作社运行后,拓展了农村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通过新的就业方式强化了农民之间的联系,调动起全体村民的积极性,维护了基层稳定,凝聚了发展的正能量。

在一项项具体工作中,党建核心引领的作用不断发挥,同时强化了干部担当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

目前,全镇“两新”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建设镇党校,开展小班制学习教育,农村60周岁以下党员轮训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

2018年,全镇有1个村获得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2个村获得市“干事创业好支部”荣誉称号,3人获得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庞家镇振兴乡村产业联合社成立

以“一个中心、三级网络”为主体的精准服务机制,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四经八脉”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庞家镇结合工作探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三级网络”为主架构的精准服务机制,镇设立精准服务中心抓总,管区设精准服务联络站,村级设精准服务联络员,实现主动发现、精准研判、精细落实。

在庞家精准服务机制中,村级联络员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维护治安,镇精准服务中心汇总后定期将“个性化”问题推送到农经、国土等“七站八所”解决,重要和普遍问题镇党委会讨论安排,形成制度化解决办法。

2018年,镇主要领导带头下基层,组织联络员等200人调研队伍入户摸信息,历时8个月,建立起了全镇近8595户村民的家庭信息档案,并摸排出50个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建成电子档案数据库。

在调研中,该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想解决就业问题的愿望比较强烈。镇党委、政府充分调查和研究,在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内筹资建起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残疾人由于缺乏劳动能力和机会,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占比较高。

扶贫先扶志。镇人大主席赵金凤说: “他们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报酬,实现自身价值,不单单是改变了一个人,而且给一个家庭和群体带来希望。”

精准服务机制运行以来,该镇先后处理单项问题1500多条,做到了群众需求及时落实,矛盾纠纷有序化解。

“精准服务机制抓住乡村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事务和治理制度三个关键,明确了各自‘责任田’,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四经八脉’,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能力,实现了乡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镇党委书记高祥说。

“淬火工程”锤炼党性,增强战斗力

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镇域“绿化”“美化”“规划”,把乡村变风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庞家镇以土地增减挂钩推进小城镇建设。投资1540万元,历时一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完成了遗留5年的水润小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张庄、北王两村280户全部搬迁上楼,村庄复耕,净增挂钩指标162亩、耕地210亩。先期确立的焦集、栾王、栾李、九甲、邢家、二甲、高二青等7个村的整村制增减挂钩项目正式破题,建设安置房建筑面积130000㎡,安置住户889户,实现土地增减挂钩指标570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80亩,增加耕地1003亩。总投资830余万元,新修或改造集安大街等乡村道路,实现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发展得空间。

以补生态短板,推进田园风情小镇建设。庞家镇把67.5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谋划建设。水利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庞家在全市率先编制镇域水利规划。先后投资1200万元,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域覆盖,被命名为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十佳乡镇。投资1600万元,建设涉及11个村、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

强化民生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2018年以来,发放抚恤、定补金累计250余万元,开展重度残疾人双项补贴制度,发放补贴9万余元;精准摸排、逐户统计,清退23户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动态调整后,脱贫享受政策人口407户802人,发放富民生产贷帮扶收益45.6万元,加大科教文卫投入,卫生院、所达到10处,

“小主播”到广播室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育锻炼场所达到48处,公共图书室51处。

该镇还投资60余万元建起应急广播系统,直达每个村居,平时播放十九大精神、英模人物、移风易俗、农经、天气预报等信息,达到了镇域全覆盖,实现了“战时应急、平时服务”。

乡村治,则百姓安。在50个村全部由精准服务联络员担任公安警务助理,实现了集警务助理、民情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美丽乡村助推、交通安全监管、“三务”公开监督、安全环保督查、食品药品协管、档案信息管理等17项职责于一身,筑牢了全镇发展的平安基石。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