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滨州人游滨州 查看内容

耄耋老人异乡喜看家乡大变化:这是滨州吗?咋这么漂亮!

作者: 张剑堃|来源: 滨州市旅发委|2018-12-29 10:00| 1489| 评论: 0

四环五海,生态滨州

那晚从电视上看“飞跃齐鲁滨州”,当看到滨州的夜景时,让我大为惊讶,这是滨州吗?咋这么漂亮!顿时异常兴奋,大呼家人快过来看。家人也都为滨州的靓丽而赞口不绝。我曾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许多地方的夜景,虽然各有所长,但都没有像滨州的夜景这样使我震撼。用流光溢彩、五彩斑斓、也不能说尽她的美丽,她有那么多宽阔的街道,她有那么多奇特的建筑,她有那么多美丽的湖泊,她有那么多别致的桥梁!让千万霓虹辉映得璀璨绚丽,真是天上人间,赛过梦中仙境!

中海夜景

我在异常兴奋之余,也想起一些关于滨州的往事。我是博兴人,现居武汉,今年八十一岁,离开故乡多年,没回去过。 过去滨州叫北镇,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曾在“北镇师范”上学。第一学期入学时,从博兴到北镇没有客车,坐敞车,就是大卡车。公路是土路,一路颠颠簸簸, 尘土飞扬。那时黄河上没有桥,汽车开到河边时,旅客们都要下车,车和旅客都到摆渡上去,让摆渡载到河的对岸。

滨州汽车站老照片(北镇汽车站,郭沫若老先生提词)

从北镇汽车站下车后,旅客们互相看着,头上脸上身上落了一层尘土。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这就是所谓的风尘仆仆。同车乘坐的有许多是中学时代的同学,大家都互相取笑。从车站要背着行李走一段路,才能到校。学校的教室、宿舍、办公室等都是是平房。学生们一日三餐都是在教室前边的空地上吃。值日生从伙房打饭来,同学们把碗摆在地上,等分完了菜大家就蹲着或站着开吃,一组一撮。像电视上过去农村那些打短工的一样。宿舍的床铺是用木板连起来的大通铺,从东墙一直连到西墙。几十个人同床共眠。反正每人的财产都是一被一褥,几件换洗的衣服,绝无箱子之类的东西,简约至极。和“北镇师范”斜对面路南偏东,是刚刚成立的“北镇农校”,新招的第一级学生比我们晚些日子入学。“北镇师范”往西走不多远是“北镇中学”,历史要长一些,当时北镇就这三个“高等学府”,校舍都是红砖红瓦的平房。

滨州老师专

山东省北镇中学

滨州农业学校

北镇马路两旁是一色的红砖墙,红墙圈着的是一样的平房,好像出自一张图纸,一个建筑师之手,一个模子里抠出来的。各部门的大门都是一个模式的用红砖垒两个垛子。没有楼房,没有别样的建筑。马路也是土路,只是比县城的路平展一些,宽拓一点,上面铺了些沙子。从”北镇师范“出来往东走一段路,路南有个部门叫“职工俱乐部”,一间大房子里放着一些挂满报纸的报架,一张大案版周围放了几把木头连椅。有时星期天我们到那里去浏览一下报纸。我们最奢侈的“逛街”是走出这个新建的北镇,在它的东南不远处一个叫王文的地方,街道不宽,有几家店铺和民居,那些建筑都印记这风雨的斑驳,看来有些年岁了。在王文附近的黄河岸边,有一片小树林,树木不多,也不茂盛,这就是当时北镇唯一的景点了,在这里逗留片刻就是很大的享受。

北镇街里和我们的学校里没有树木花草,光秃秃的。冬天北风吹来,无遮无拦,在北镇的大街小巷和宅舍院落到处恣意横行。

滨州夜景

这几十年滨州起了地覆天翻的变化,旧貌换新颜。这决不是神话传说,更不是海市蜃楼,她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女,勤劳聪慧,婀娜多姿,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奋战在鲁北平原,舞动在黄河岸边,向世人展示她的风采,述说是伟大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她,她像一只从碱场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一定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雨,向着辉煌的梦想展翅飞翔!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