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乡村振兴 查看内容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阳信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高亮点多

作者: 管林忠|来源: 滨州市旅发委|2018-12-16 15:36| 1462| 评论: 0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西吕村”

阳信县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健康美丽、智慧幸福新阳信”的奋斗目标,聚焦“四新”,探索实施生物质清洁取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绿色肉牛三个600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走出清洁供暖的“阳信实践”,率先打造农村生活“无煤县”

阳信县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全县现有854个行政村,11万户,46万人。面对环保和民生双重压力,2017年以来,阳信县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着眼统筹解决群众冬季清洁取暖、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积极探索实施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试点,摸索出了一条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的清洁取暖新路子。

树枝粪污变身清洁能源,转化热能变废为宝。阳信县是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废弃木材、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原料充足。全县10万亩梨园年可剪枝5万吨,55万亩耕地年产秸秆80万吨,木器加工企业年供应锯末10万吨,肉牛年存栏27万头,可产生鲜牛粪150余万吨,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县域企业木质颗粒、畜禽粪污等成型燃料生产工艺成熟,具有生物质热电联产专利技术,正在实施的金缘生物50万吨农业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可产生100万吨蒸汽的供热能力。山东省将阳信确定为首批三个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试点县之一,并在阳信组织召开了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现场会。

“一核、二区、七基地”生物质取暖有了阳信方案。阳信县积极探索,委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高质量编制了《阳信县生物质清洁取暖总体规划》,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该县探索实施了“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重点打造“一核、二区、七基地”,建设生物质清洁取暖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进一步探索研制自主品牌高效低排新型炉具,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生物质取暖改造9.5万户,实现清洁取暖县域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农村清洁取暖“无煤县”。

自助选择改造方案,三年建成“无煤县”。阳信县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生物质取暖改造9.5万户,实现清洁取暖县域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农村清洁取暖“无煤县”。2017年取暖季,该县已对225个村1000余户进行了分散式取暖改造,对3个村700余户进行了热电联产集中式供暖改造,完成小学、幼儿园、敬老院、邮政网点等公共场所改造30余处。今年,该县清洁取暖计划全部采取生物质方式,改造任务2.5万户,其中拟采用分布式52个村7300户,分散式270个村14700户,热电联产14个村3000户。到2022年,形成生物质能替代散烧煤的清洁取暖基本格局,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年产生物质成型燃料50万吨,可替代散煤35万吨;推广生物质清洁取暖农村居民用户9.5万户,在公共机构、工商业户中推广生物质专用锅炉100余台,供暖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以上,形成公平开放、多元经营、服务水平较高的清洁供暖市场。

阳信县化工产业园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书写新时代“三农”工作崭新篇章

9月27日传来喜讯,阳信县成为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的十个示范县之一,11个村被纳入示范村创建名单。今年以来,阳信县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成立了县委书记挂帅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突出“一镇一业”,对各乡镇(街道)逐一进行了发展定位。

转变发展方式,走质量兴农之路。阳信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产品量大而质不优是一个突出短板。因此该县坚持质量兴农,推动农业增产提质并举并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托管经营、订单种植等经营模式,通过土地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该县先后探索实施了肉牛种养结合“粮改饲”、智慧高效节水灌溉、生物质清洁供暖等新模式,全省畜牧、节水灌溉、生物质供暖推广现场会相继在阳信召开。成功探索出了智慧高效灌溉的“阳信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农田节水灌溉全覆盖,被誉为“田间地头的自来水”。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同志两次对阳信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作出批示,由阳信龙福公司承担全省回收体系建设。

中国能源动力行业专家倪维斗在中国(阳信)生物质清洁取暖高峰论坛作主旨报告

聚焦亮点发力,走特色发展之路。阳信县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色优势,将绿色肉牛产业作为阳信县重点打造的“三个600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围绕“唱响阳信牛肉品牌、打造中国第一‘牛’县”目标,倾力打造全国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阳信打造第一“牛”县的做法,获得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签批。肉牛产业逐步形成了“粮改饲—肉牛养殖繁育—屠宰加工—牛肉精品包装—皮革加工—连锁餐饮—冷链物流—质量追溯—生物医药—牛文化”的循环全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了产业“闭链大循环”。积极推动鸭梨深加工,先后开发了鸭梨醋、鸭梨汁、鸭梨膏、梨花茶等系列产品。万亩梨园风景区、民俗文化景区被认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水韵梨乡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获得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基金2亿元。以水落坡民俗文化产业园为依托,打造形成了以古家具收集展销、仿古家具制作销售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入园企业达48家。水落坡镇被认定为全国首个“收藏文化名镇”、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瑞鑫地毯小镇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是国内首个集手工枪刺地毯全数字化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于一体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生产的地毯被应用于G20峰会、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合。

深化农村改革,走共同富裕之路。今年3月,阳信温店镇将空闲宅基地综合利用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到29个村,先后共有580户村民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成立农宅合作社,对空闲宅基地综合利用,预留规划建房用地后,对村内零星边角地进行绿化,对成片的乡村建设用地可以对外出租,发展仓储、手工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各项资源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农村空闲废弃宅基地,助力乡村振兴。阳信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做好身份确认、股份量化,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效增加农民和集体经济收入。巩固和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全面提高美丽乡村覆盖率。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真正让农民群众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

龙兴养老康复服务中心

聚力“3+5+10”体系建设,紧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今年以来,阳信县围绕提质、壮大“高端铝材、新型化工和绿色肉牛三大60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进一步改造提升新材料、新型化工、现代高效农业三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端制造、循环经济、医养健康、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五个新兴主导产业集群,辐射十个乡镇办“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形成“3+5+10”新动能建设体系。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滨阳燃化公用工程能量系统优化项目基本建成,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新材料项目,市场空间不断拓展。泰和新材料铝模板系统项目一号智能化车间开始试运行,久盛铝业高新材料深加工项目已完成土地批复。广富、亿利源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绿色肉牛全产业链项目,第一“牛”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申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创建工程,将更多地享受上级政策红利。

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瑞鑫集团枪刺地毯智能机器人、3D多功能喷墨印花地毯项目快速推进, “瑞鑫”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预计年内投入使用,龙兴康养联合体项目顺利开工, “4+10+60”养老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为该县推进医养结合先行先试提供有效保障。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获中央资金4500万元,振源年产35.5万吨生物质燃料项目完成2条生产线建设,积极打造畜禽粪污、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阳信样板”。

“一镇一品”产业特色鲜明。阳信县深入挖掘10个乡镇办特色,形成“一镇一品”的多点开花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金阳街道突出“水韵梨乡”特色,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流坡坞镇突出“体育产业”特色,鲁北特色体育产业园已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达成入园意向企业20家。水落坡镇突出“古典家具”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入驻商户达305家,德鑫古典家具产业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

(记者 管林忠 通讯员 李东生 王洪磊)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