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 查看内容

高新区小营街道: 旅游项目“组团”扎根 人文底蕴深厚引人

作者: 刘清春|来源: 滨州市旅发委|2018-11-7 09:28| 5262| 评论: 0

今天,高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做足旅游融合文章,很多重大项目都在小营。博物馆、科技馆、愉悦世博馆、龙江湿地、蒲河风景区、青田万亩水稻种植基地等。

高新区第二届“槐花旅游节”,引得游人拍照。(李默 摄影)

2016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戴冕博士来高新区进行社会实践,他从学术角度对高新区历史进行了细分,分为神治时代、君治时代和人治时代。神治时代主要有青丘古国九尾狐文化、薄姑文化。君治时代有宴贺台遗址、万户府遗址、保驾圣井、千乘文化、鞭猪古道、渤海盐城、蒲公英文化、皂户文化、移民文化等。人治时代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高新区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以及所作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咱们先来对近代以来的有趣的小营人文进行采撷。

2017 年 7 月开放的高新区沙雕主题公园。(张丹 摄影)

沿黄传说:据蒲台县志记载,中国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的王祥曾住在这里的王祥店

作为中国二十四孝之首的王祥“卧冰求鲤”感天动地,妇孺皆知。而小营有个村子就叫王祥店。它跟王祥有关系吗?

王祥店村位于小营办事处驻地南五公里左右,滨博大道西,道旭干渠东侧。据乾隆二十八年修《蒲台县志》卷四载:“晋,王祥,字休征,琅琊人,早丧母,继母朱氏,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母尝欲生鱼,时值冰冻,解衣将剖冰,冰忽解,双鲤跃出。有丹奈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累官至太保,邑东南三十里王祥店,世传其微时,寓居之处,旧有庙,今已无存。”

据《小营镇志》记载,该村南有元朝建王祥墓、王祥庙和王祥店。王祥庙称相公庙,毁于乾隆二十八年前,王祥墓毁于文革时期。但今天,王祥代表的孝文化仍有传承价值,作为滨州沿黄传说之一,也有很大的品牌营销价值。

除了王祥店,小营的很多村名都有来历。如宴贺台原为烽火台,俗称烟火台、甘露台。相传它是明洪武二年时一个云游道人来此筹建的道观。落成时,群燕绕台飞舞,似来宴贺,遂得名宴贺台。历经600年的繁华鼎盛与破坏寂寞,今天看到的宴贺台高五米开外,底部呈不规则长方形状,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

沿黄人物:14岁的郑培唐带着同学把国民党蒲台县长赶下台

八十多年前,有个14岁的学生,居然能把县长赶走了。别不信,这是真事,地点是蒲台县第一高小。“闹事”少年名叫郑培唐,是小营街道张道村人。

那阵,日本侵略者气焰极其嚣张,他们侵占东北后,对华北蠢蠢欲动。那时,郑培唐就在蒲台一小上学。他年纪不大,能量却不小,带头建立了学委会,组织200余学生上蒲台城大街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呼喊口号,浩浩荡荡。时任县长贾其中对此很不满,来到学校对学生训话。郑培唐带领学生高喊口号“不要以镇压来代替民主”,把这贾县长气得灰溜溜地逃之夭夭。

1935年,郑培唐考入省立四中。1941年入党。抗战时期,郑培唐先后担任过清河军区参谋、排长、连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侦察队长兼指导员、营长,参加过莱芜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闽西剿匪、攻打金门等重大战役。解放后,郑培唐先后参与组建空降师第六营、空军强击航空兵九师第九供应大队,担任营长、参谋长。抗美援朝时,由东北某空军基地带领部队赴朝鲜修复温井里机场,时任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1953年至1956年任朝鲜谈判朝中谈判代表团开城中心航空站站长。1998年逝世。

张道村老支书代希和介绍:“他从来是沉默寡言,但是见到村里乡亲有事去找他却非常热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想搞个副业,村委托人到北京去找他帮忙,他给村里买了十几台编草绳的机器。那机器真派上用场了,编草绳用了好几年呢!”

在愉悦家纺居家世博馆科技睡眠体验区,市民正在该区体验星际睡眠太空舱。(张丹 摄影)

沿黄历史:“小营”之名来自宋初,原是宋军一处兵营,6141部骑兵连曾参与拍摄《红日》、《血战台儿庄》等19部经典影片,《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曾在此长期服役

据《小营镇志》记载,隋前小营村就有人居住。相传,“小营”之名来自宋初,原是宋军的一处兵营,是赵匡胤北进南征的重要据点。“宋军兵营旧址在小营村东北角。传说该兵营有个高大的旗杆,被一个王姓奇人一箭将旗子射了下来。宋军认为旗子掉了很忌讳,于是将兵营挪到了现在的大营村。

这份兵营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

解放前,日伪在此设立了小营据点,国民党军队曾3批进驻小营。而1958年,公安军边防3750部队进驻小营。1961年划归济南军区直属队,改番号为6141部队,一直在此驻扎到1981年。这支独立团为小营带来了自来水和时髦电影,帮助乡民挖沟引黄种植水稻,留下了不少故事。

原滨州电视台总编辑王培栋就是这支部队走出来的文化人。他回忆,6141部队下辖三个营和一个直属队,共16个连队,在编干部战士1300余人。在部队团级领导中,有长征路上的红小鬼,白洋淀里的小八路,冀中平原上的武工队员,孟良崮的突击队长,上海南京路上霓虹灯下的哨兵,也有新时期国防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材生。那时,该部营房、哨所星罗棋布,散落在潍北洼、广北洼、垦利洼、利津洼和沾化洼里。这些“洼里”的官兵朝迎日出、夕送日落,用一片丹心铸起一道渤海湾畔的钢铁长城。

而6141部队的骑兵连是彭雪枫将军曾直接指挥的队伍,曾在淮海战役上“骑兵打坦克”的战术开创了世界战争史的战例。和平年代,除新疆、内蒙外,骑兵这个兵种内地惟有驻在滨州的这个连队。因此,长春、上海、八一、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与其建立了长期业务联系,该部先后参加拍摄了《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红日》、《两个小八路》、《丁龙镇》、《济南战役》等19部大型战斗故事片。著名导演成荫、李炎、朱文顺,著名演员张瑞芳、秦怡、陈戈、项堃、铁牛、杨在葆、郭振清、张桂兰等与骑兵连结下了深厚友谊。《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少将在小营度过了6年时光。在描述孟良崮战役的电影《红日》中,有一个战士悬崖勒马的镜头,饰演者就是当时的骑兵连刘连长。

沿黄故事:小营火车站修到家门口,潘王汉子推着地排子,越过山一样的黄河堤坝

轰隆隆,轰隆隆。远远地,冒着热气的火车来了!

虽只是15吨重的小火车,一辆烧木炭的蒸汽机车。但它毕竟是整个滨州地区正式迎来的第一辆火车。数以千计的乡民赶来,长发垂髫,熙熙攘攘地笑着闹着,跳着脚望着,都要亲眼看看第一辆火车怎么进的小营站!

这是1962年的一天,张北铁路正式通车,火车开进了新建成的小营站。张北铁路南起张店杜科,北经小营,终点至博兴蔡寨的王旺庄。

或许只是为了瞅新鲜,潘王全村人都来了。小营站就在潘王村村南200米,铁道就打从村里的耕地上过。在火车进站的一霎那,潘王村民也许没人能想到,火车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年后,老支书李宝甫才意识到,蒸汽机车的这一声长鸣,真是一声时代的号角,一首奔腾的工业之歌。从此,潘王人的生活不一样了。

在公路还不发达的1960年代,火车带来的不仅是木材、煤炭、粮食,还有远方、希望、梦想。那时,潘王的年轻人都以靠近铁路为荣,总想乘着火车去远方。潘王副书记李金忠记得,那时从小营坐车到张店的车票要花三毛钱。他曾坐着火车去山海关,为村里买回了解放牌大卡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是靠着铁路吃火车。货物到了小营后,需要有人运到滨州城区,甚至是黄河北的无棣、沾化。当时的汽车又少,运货就靠小营人的地排子了。”李宝甫的回忆引起很多老年人的感慨:“不容易啊!”

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张春峰韩红艳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