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和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调研滨州非遗文化:深挖非遗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张欣艺|来源: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8-2 17:55| 395| 评论: 0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助力非遗在乡村振兴浪潮中重焕光彩,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匠心传承·非遗赋能”实践团于7月打卡滨城区、博兴县、阳信县等地的“文化宝藏”,深入调研滨州非遗文化。

滨州民间剪纸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黄河文化的孕育,又经齐鲁文化的洗礼和吸收周边文化的营养,最终形成了粗犷豪放、古朴浑厚、拙中蕴灵、舒展大方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滨州民间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兰付梅老师致力于滨州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访谈了解到,兰老师长期助阵滨城区文化馆,多次参与中小学公益课堂、主讲剪纸艺术培训班等获得,提出“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课堂”等多种非遗创新模式。兰老师以剪纸艺术之美扮靓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传承者,不仅能发挥民间艺人活态传承的主观能动性,让指尖非遗焕发新生机,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博兴县积极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非遗+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增收。在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集创意研发、产品展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体验于一体。团队进入商户,打开抖音直播,对店主安宝忠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安老师曾带着柳编工艺品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并在全国多期柳编培训班中担任主讲教师。博兴县草柳编产业技艺历史悠久,自清代起就形成一定的规模,通过代代口传心授、世代相袭,如今的柳编已发展覆盖现代多种产品门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村户自产-统一收集-营销推广”的经营模式,当地商户将草柳编工艺与淘宝电商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发展与传承草柳编工艺的新道路,在传承发展了草柳编工艺的同时,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来源问题,充分体现了科技助农、文化助农新发展。

为发挥非遗价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阳信县瑞鑫地毯工业园在传统手工制毯技艺的基础上,引入地毯枪刺智能机器人、光学自动分选系统等技术,提高了地毯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地富民兴县的特色产业。在鲁绣传承创新基地,鲁绣企业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附近县区闲散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积极探索将古朴与时尚元素融合,企业生产的“国潮”服饰广受欢迎。同时,阳信正在努力依托梨文化建设高效梨产业园、梨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以梨为核心,层出不穷地推出如梨糖膏、梨罐头、梨酒、梨汁等产品,积极打造梨园生态宜居度假胜地,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共同发展,推动非遗绿色价值助力生态振兴,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非遗产业,犹如一条“金扁担”,一头挑起民族文化,一头挑起乡村振兴。滨州正凝聚政府、企业、群众之力让非遗“活”起来,正以匠心保护、传承、利用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让非遗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必能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