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和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滨州:远方不远 诗意不藏

作者: 任斐 杨萌 尹树芳 李文慧 孙菲|来源: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11-25 21:52| 841| 评论: 0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远方。

然而,远方并不遥远,她就是你目之所及、心之所往。

滨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正用“匠心”雕琢品质,以“初心”刻画“乡愁”,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身边的“诗和远方”。

时光不负赶路人。滨州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城市品质的期待,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城乡面貌……精心描绘出一幅城市美、乡村美的惬意画卷,稳稳托起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凝聚起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磅礴力量。

环境美

7月8日,在2022年滨州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擦亮“滨周到”品牌动员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提出打造“平、洁、绿、畅、靓、谐”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加美丽、更有魅力。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已然成为滨州城市品质提升的绿色“催化剂”。

自滨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成功驶入快车道。一个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一个个公园广场的建成,“绿满城市·花漾滨州”行动的实施,持续优化了城区的用地结构,打造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碧水绿荫、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重新激发了区域发展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城市公园、口袋公园247处,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301.06公顷,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2226.94公顷。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首个全域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滨州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今年,滨州又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行列,正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康养示范城市、国家体育公园城市,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品质之城傲然崛起。

在滨州,被称作“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个个都有一双“巧手”。有的是机械化的“巧手”,驾驶各类环卫作业车辆,实现市主城区主次干道100%机械化作业;有的是精细化的“巧手”,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开展“洗城”作业、“春治扬尘夏排水,秋收落叶冬除雪”等作业模式,精准出击提升保洁精度。目前,市主城区严格落实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标准,形成了“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机械快速捡拾结合人工保洁”的环卫作业模式,城区保洁质量水平再创新高。

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滨州市因地制宜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工作,遵循“宜热则热、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易生物质则生物质、易其他清洁能源则其他清洁能源”的原则,实施复合供能、多能互补、清洁用能,截至目前共改造87.53万户。滨州通过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实施,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也着力缩小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距,让农户告别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衔接,取得环境品质和生活品质的双提升。

以生态和谐为底色绘就环境美,滨州让城更绿、地更净、天更蓝。

城市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为让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滨州市以描绘“城市工笔画”功夫绘就城市美,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能级,不断完善城市的配套、承载、功能,引领城市发展道路走向追求品质、提升内涵,把滨州打造成一座有实力、有品质、有温度,具有无限想象力、无穷创造力的现代化城市。

突出产城融合发展,高品质高质量推动片区建设。市主城区重点推进科创城片区、南海湿地片区、康养片区和高铁片区建设,充分发挥片区带动作用,使片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引领区。目前,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为“双核”的渤海科创城建设,已经被纳入全省区域发展重大布局。如诗如画的秦皇河畔,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双向共振,渤海科创城加速崛起;“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日趋完善,区域应用型科创高地强势凸起。

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将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三大改造”牢牢抓在手上。滨州市扎实开展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共启动实施棚改项目近420个,开工建设11.2万套,涉及棚改群众11万余户,改善了城市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累计开工建设17个安置区,涉及住房2.6万套。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极大改善了老旧小区环境面貌,成功打造出老旧小区改造的滨州模式。

聚焦完善城市功能,高标准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近年来,市主城区实施了黄河五路及排水泵站综合改造、秦台河城区段截污治理、“三桥十一路”、新立河城区段污染综合治理、老城区街景提升及续建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项目;2022年,市主城区重点部署实施15项道路畅通工程、11座市政桥梁维修工程、老化燃气管道更新任务等,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向品质建设转变。

乡村美

以“实干”为笔,滨州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地方特色,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推动乡村生活、生产、生态深度融合,建设美丽富强乡村,以描绘“乡村水墨画”功夫绘就乡村美,在“记住乡愁”中感受“诗和远方”。

突出“三大革命”,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滨州市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建管并重,将农厕改造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通盘谋划、同步实施,构建了“管控一体、智能高效、循环利用”的长效管护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8万户。扎实推进农村“污水革命”,编制《滨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各县市区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清单,保障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推进农村“垃圾革命”,为各村居配足垃圾桶(箱),配齐清运车辆,完善转运站配套,截至目前,全市90个乡镇(街道)、3378个行政村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100%,基础设施配备率100%,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抓好“四项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滨州市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十百千”创建,实施农村路网建设行动,深化美丽庭院创建,稳妥有序地解决了一批影响村庄环境的难题,夯实了农村路网基础设施,更形成了县区有品牌、乡镇有样板、村村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新格局。立足滨州市“南山、北海、中河湖”的区域地貌特征,美丽乡村建设还与生态观光、红色教育、民俗体验相结合,在打造滨州特色上下足功夫。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成功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32个,市级示范村300个,市级示范乡镇36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滨州市着眼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三美”和谐相融,让广大群众在城市品质提升中看到“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