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和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媒体融合+乡村旅游:媒体人与旅游专家在竹泉村探讨“最美乡村”包装

作者: 田军 李振平 王彦冰|来源: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6-14 11:19| 981| 评论: 0

6月4日,2019媒体融合之竹泉村乡村旅游研讨会在竹泉村•红石寨旅游景区召开。山东省16地市党报领导、摄影部主任、旅游专家等欢聚一堂,探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媒体老总与旅游专家、乡村旅游开发者一起探讨乡村旅游发展与宣传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为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推动我省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分享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交流探讨竹泉村与党报融媒体平台合作打造“齐鲁样板·最美乡村”的成功范例,本次研讨会在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竹泉村·红石寨召开,本次会议也是竹泉村开业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有山东省十六地市党报的书记、社长、总编、副总编、摄影部主任、旅游版主任,还有沂南县相关领导,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夏文晶等。


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副会长、聊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朱茂明代表媒体发言

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夏文晶发表主题演讲

夏院长是竹泉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前期全程参于了竹泉村的设计与规划。通过夏院长生动的演讲,让大家知道了竹泉村这个临沂地区曾经名不见经传,落后封闭的小山村,这些年是怎样的蜕变,发展成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一面旗帜。

山东龙腾竹泉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乡村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建军介绍了10年来竹泉村所走过的“特色鲜明,定位精准,创新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开发历程。

竹泉村的发展理念、品牌宣传、市场推广、活动策划、宣传营销,在今后的发展中,在坚持着力打造核心产品主线,深入根植文化内涵,精细化管理运营的基础上,竹泉村如何与主流媒体全方位融合,提升品牌形象,打造齐鲁样板,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重心。

山东省市地报研究会副会长、淄博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潘海涛为竹泉村发放“山东省地市报研究会研修基地” 牌匾。

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孤立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模式。竹泉村,一个兼具观光与休闲度假、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就受到了游客的青睐,并且实现了绿色崛起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乡村旅游的一面旗帜,竹泉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运营,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公共治理,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方面乡着很多不同凡响的做法。

竹泉村的民俗婚礼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竹泉村作为沂南全域旅游发展的引领者、引爆者,在很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他们夯实乡村基础产业,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引导村民多元发展,培养旅游服务水平,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他们打造原真的乡村生活体验,营造返璞归真的田园情调,保留平凡生活的想象空间,制造未来生活的创意激情;他们树立古村的价值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传播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解读生活本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现实活化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继承。

从竹泉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竹泉村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个重要模式,她形成了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政府、企业双重介入,生产生活三位一体,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实践模式,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红石寨瀑布

媒体老总与旅游专家、开发者普遍认为,竹泉村模式是个一体化推进的直接结果,在区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竹泉村是乡村产业与旅游一体化,形成以旅游业为引领的新型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竹泉村的发展是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优化为基础,改变了村民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粗放低质量的生活方式、不断恶化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三生一体、共建共享模式;竹泉村是文化与旅游一体化传承发展模式,以传承、创新沂蒙乡村文化为主旨,通过场景化再现、体验化展示、共享化参与、创新化开发,实践了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竹泉村的景村一体、农旅一体,景区既乡村,村庄既景区的开发方式,体现了当代旅游业,特别是景区开发转型的最新方向。使得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引导农民回乡就业,通过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就地城镇化。

我们由传统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怎样在现实结构中寻求传统优秀精神价值的架构并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对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壮大和发扬中华文明,仍是一个古老而现实并愈益弥新的问题,值得深深思索。

各位与会的领导和专家纷纷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与党报融媒体平台合作打造“齐鲁样板·最美乡村”的成功范例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旅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