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全域旅游 查看内容

滨州史前人类是如何由南向北艰难开拓的

2017-2-25 10:13| 1250| 评论: 0
滨州史前人类是如何由南向北艰难开拓的

滨州史前人类的发展序列为:后李文化(目前仅发现孙家遗址一处)——北辛文化(西南庄遗址和卧佛台遗址共2处)——大汶口文化(丁公遗址、卧佛台遗址、秦皇台遗址和小韩遗址共4处)——龙山文化(共34处,除无棣、沾化外遍布全市)。今邹平与博兴之间的高青、桓台未发现龙山文化以前的遗址

麋鹿角标本,1977年出土于原惠民地区支脉河广饶县辛集地段旧河道内,年代为全新世早期

孙家遗址是滨州境内现存最古老的遗址,生活着滨州境内距今最早的人类,但这些人是固守一隅,还是不断发展扩张,他们又是如何由南往北逐渐扩展到整个滨州地域的呢?

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艰难开拓

对于这一问题,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逐渐明朗起来。解放之前,滨州的考古工作几乎为零,各类遗址遗迹的发现都开始于解放后。最早被发现的遗址,则是1954年在滨县县城(今滨城区滨北街道)十字北街发现的卧佛台遗址。当时发现了部分磨光黑陶片、长方形扁平穿孔石斧,因与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出土的文物相同,将其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滨州地域内的考古工作才真正地有序开展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田野调查,先后在邹平的鲍家、丁公,惠民的大商,阳信的刘家,博兴的曹家、利城、村高等地发现了一批龙山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在邹平县苑城西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西南村)发现了北辛文化类型的遗址,在邹平县丁公村、阳信县小韩村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类型遗址。

这些史前遗址的发现,基本可以从中看出滨州史前时期人类活动的大概轨迹,即大约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至距今4000年前,在上下近5000年的时间内,人类开始由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山前平原地带向北部沿海地区逐步发展延伸,直至覆盖整个滨州大地。

这一发展过程大约是这样的:距今8500年~7500年前后的后李文化时期,滨州人还只局限于孙家遗址一带,活动范围很小。发展到距今约7500年~6100年的北辛文化时期,人类活动范围逐步越过现在的小清河和黄河,到达徒骇河流域。再发展到距今6300年~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滨州地区的史前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在物质文化上,除日常用品外,出现大量酒器及代表死者生前身份的玉器、骨器、角器、牙器等,墓葬规模有大小之分,随葬品明显可看出贫富的分化。人类活动范围继续扩大,向北越过今徒骇河到达阳信东南的小韩遗址。

在以上各个时期,史前人类的开拓路线应该没有经过距离滨州较近的高青、桓台一带,因为这一带没有发现大汶口文化及以前的古遗址和人类活动遗迹。

到了距今约4600年~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滨州地区史前文化迎来了第一次文化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遗址发现34处且面积较大,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人们活动的区域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展。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蛋壳陶为代表的陶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历史顶峰。礼器的出现、文明的发展、龙山城址的发现,标志着这一时期滨州地区已步入古代文明的殿堂。

温暖湿润环境孕育原始农业,进而促进了人类繁衍发展 河济一带的环境考古表明,在大理冰期顶峰时代,滨州附近的海平面大幅下降,3万年前约比今天下降了100多米,2.5万年前则下降到140多米。这时,现渤海、黄海和东海的相当一部分海域变成了一片辽阔的陆地平原,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南部陆地相连。到了距今12000年前,大理冰期逐渐结束,气温不断上升,海平面亦逐渐上升。到了距今8000年前,气温已略高于今天。这段时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滨州北部的很多区域再次沉于海面之下。

这一时期,气候在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中逐渐回暖,从而引起了动植物群落的改变,也相应地改变了人类活动的内容:人们从以狩猎为主逐渐过渡为渔猎和植物性食物采集并举的广谱型采集经济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有关对植物资源的了解,成为农业最终产生的知识基础。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较少地依赖狩猎和采集,从而可以离开山前丘陵地带林木兽类较多的地带,进而向平原地带扩展。

大约在距今8500-7500年间的后李文化时期,滨州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气温比现在高约2-3℃,降水丰富,河湖沼泽密布,大量喜温的动植物居于其间,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不过,后李文化时期的聚落规模和人口密度还都比较小,农业生产也以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为主,人类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靠近山地的丘陵地带。

到了距今约7500-61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时期,仰韶温暖期进入鼎盛时期,此时温度更高。这一时期,黄河冲积使泰沂山区周围开始慢慢形成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平原地势,鲁北平原也逐渐成陆,而且降水丰沛,湖沼较多,与后李文化时期一样都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鲁北平原出现了大量的水蕨、水青冈、枫香、山核桃、铁杉、杨梅等植物和丽蚌、楔蚌、尖嵴蚌、水牛、梅花鹿等动物。这些动植物今天只生存于亚热带地区,尤其是楔蚌、丽蚌等物种,现在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以南的河流湖泊中。位于邹平的西南庄遗址北辛文化地层中便发现大量的鹿、淡水蚌等亚热带物种遗骸。以上这些动植物标本的发现反映出当时滨州一带的生态环境与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相近。此时,人类在滨州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从事采集、渔猎等生产活动。

到了距今大约6300-56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阶段,这一带的年平均气温甚至比现在高出4-5℃。虽然到了距今5000年-40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和龙山文化阶段,气温开始有小幅度下降,但整体气候较之今天仍温暖湿润。这一时期,渤海西南岸的海岸线不断后退并趋于稳定,鲁西北沿海地带已基本成陆。

总体来讲,距今8500-4000年间,整个滨州都处于全新世大暖期——仰韶温暖期。滨州境内的气温明显高于今天,属湿热多雨的气候。同时,滨州境内由于济水及黄河支津漯水等众多水系的冲积,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为古代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滨州境内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在这一时期,滨州先民经过上下4000余年的时间,其活动足迹由南往北逐渐开拓,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分布框架:今黄河以南的史前人类,其活动足迹主要以古济水流域为中心,分布在博兴和邹平一带;今黄河以北的史前人类活动足迹则主要以黄河及其支津徒骇河两岸的滨城、阳信、惠民为中心,分布也相对集中。

也正是在这个相对高温期,滨州境内的先民们和山东其它地区的先民们一起,创造了在许多方面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都属于东夷人史前文化的系统,都是同一个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东夷族居民创造的不同阶段的文化。东夷人的史前文化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为中华远古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滨州地区属于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冲积平原,各类古代遗址大多被黄沙埋藏于地下较深之处,而滨州地下水位又相对较高,所以暴露于外的遗址看起来相对较少,但是这种环境反倒使当地的文物遗存更好地封存于地下,得到了更为有效保护。应该说,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滨州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史前滨州的生活面貌也会更加清晰。

( 作者:张卡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  胡旭阳


责任编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