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专题 全域旅游 查看内容

耕耘在海南的“黄河人”

2017-2-18 17:02| 1472| 评论: 0
耕耘在海南的“黄河人”

C:\fakepath\架设喷灌管道。 .jpg

滨州的大地已值寒冬,而海南三亚,却骄阳似火。蓝天、碧海、沙滩、椰林,是无数人心中的海南印象,而在位于三亚市崖城镇的山东秋田种业南繁基地里,除去这冬季里的艳阳、高温、偶尔的台风不像山东,其他都像在家乡的庄稼地里耕作。

m3rRdTbQRJ.jpg

育种人员与泥水相伴,与烈日相伴

带着罩笠,赤着脚,四五个黝黑的青年穿行在正喷灌的玉米田里,或躬或蹲,检查着每一株青苗。远处一片地里,一名青年正向一些拔草的人喊着什么。听口音,可以确认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滨州人。

从三亚机场到基地的路上,负责接我们的张华永已经作了铺垫。2012年以来,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的要求,我市农业部门大力推行“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科研基地建设,山东滨州泰裕麦业旗下的秋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滨州建立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展示示范基地之后,又在海南建立育种基地,并计划在海南建成集科研、生产、管理、服务于一体,生产发展、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全国一流热带现代农业南繁基地。

C:\fakepath\给作物加标签.jpg

一位技术人员正在给作物插标签

C:\fakepath\滴滴汗水浇灌.jpg

滴滴汗水浇灌出一粒粒良种


C:\fakepath\检查办公楼的质量.jpg

两位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办公楼的施工质量

公司在海南的滨州工作人员目前有8个,6个负责技术,1个负责基建,1个负责后勤。他们在离基地约2公里远的雅亮新村(黎族村)租赁了一个农家院,既当仓库,又当宿舍,还当科研所。

平常的时间,工作人员早6点出工,中午吃饭、午休一个小时,晚上几乎是天不黑不回来,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农忙的时候,起得还要早,回来还要晚。要采访他们,只能边干活,边采访。

借在地头的时间,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海南素有“天然温室”的美名。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繁育种子的光热条件得天独厚。在这里播种玉米可以随时进行,在北方每年只可以种一季,在海南至少可以种两季,一年可以当两年用。一代一代的良种选育,从测配、对比实验到参试等程序,如果在北方完成一代新品种需要6年时间的话,在海南2—3年就可以完成。所以,每年秋冬之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南繁大军”汇集海南,进行水稻、玉米、辣椒、高粱、谷子、棉花等农作物种子繁殖科研工作。

2013年5月,秋田种业与三亚崖城镇正式签订120亩土地流转合同。接着,流转土地的整理、育种基地的建设等工作陆续展开,今年3月,收获了第一季玉米种子。

C:\fakepath\负责后勤的老张.jpg

海南的饭菜吃起来不是很习惯,负责后勤的老张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带着虾酱和咸菜瓜子登上飞机,捎回基地

ptmYfWp478.JPG

秋田种业已经在海南三亚落地生根

aTiQabY32A.jpg

三亚到济南的飞机每天从基地飞过,想家的时候,看着飞过头顶的班机,他们觉着离家的距离并不遥远


今年10月,他们告别了家人,再一次赶到海南,开始新一季的耕作。在海南基地的8人中,有4个小伙子,其中3个是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一个是高级农艺师。端着铁饭碗跑出来,到这么远的地里“刨食吃”,播种、锄草、追肥、田间管理,都比家乡的“三夏”还要忙。农民大田里播种收获,现在基本都是机械化,而搞育种业,需要手工一株株栽种、一棵棵管理,一粒粒收获……这一切,他们并没有感到不甘心。

王飞飞告诉记者,选择了农口,选择了这个行当,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一代一代的老师、专家,以及在种业界被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有“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之称的山东老乡李登海,他们都默默奉献在自己的试验田里,无怨无悔,为的就是能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良种,为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为农民增收作些贡献。

王飞飞去年春节前结婚,婚后八天就赶回了海南。因为,去年11月的一场强台风,把基本长成的玉米苗全部吹毁,为此,玉米进行了重播。原本的成长计划延迟了,春节期间,正好赶上授粉季,王飞飞放弃了与新婚妻子的蜜月,赶到海南开始劳作。

说起那场台风,负责后勤的张洪先师傅至今还是惊怵不已。他说,咱没见过这么大的风。台风一来,风刮得四处呼呼作响,人吹得站不住。他们躲在租住房子的墙角里正紧张呢,忽然一下子房顶被掀走了,刹那间成了露天的卧室,墙上砖石瓦块直往下掉,多亏蹿得快,否则就被砸在下面。后来一看,房顶上的三角铁都刮折了,地里扎的简易棚刮倒,电线杆吹断,停水停电11天。当时在在地里干活的人不管水沟里有没有水,都趴到水沟里躲风,地里种上的玉米苗全部吹毁。当地居民说近11年来也没遇到过这种天气。

C:\fakepath\工作人员进行选种.jpg

工作人员在“既是实验室,也是卧室”的住处选种

C:\fakepath\同行进行交流.jpg

  有“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之称的山东老乡李登海(左二),在自己的基地跟秋田种业等几位山东同行交流经验

张华永说,毕竟这里随时都可以播种,他们进行了及时补种。等到新一季收获了,把种子晒好打包送往机场,那时候才可以松一口气回家看看。

这片地,离海不算远,来了两年,他们都没去过海边几次。对于海南的椰林、沙滩、槟榔、香蕉,以及这里的气候和海风,他们会在回家的时候讲给家里人听。但他们更希望告诉家里人的,是今季收获了的种子达到了期望值。

(记者 田军 李振平)

                                                                                                                  责任编辑 胡旭阳

责任编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